上世纪70年代,供职于美国埃克森石油公司的斯坦利惠廷厄姆发明了锂电池。他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首个锂离子电池,古德伊纳夫则是可充电锂离子电池的发明者但是他没申请专利,实际上当时是美国为扶持日本把电池技术免费给了日本但是日本电池到现在还是烂泥扶不上墙//@枪王001:你怎么知道人家没有研究过//@九州四岛总督:电机,电控,电池这是一两年就能解决的吗。

伏打(1745~1827)。伏打生于1745年,逝世于1827年。伏打学生时代就会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伏打自1765年开始从事静电实验研究,1796年发表静电学著作《论电的吸引》。1775年发明树脂起电盘,1781年发明灵敏的麦秸验电器。1782年建立了导体电容C、电荷Q及其电势V之间的关系式。伏打在科学上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伏打电堆。

经过大量实验,他否定了“动物电”学说,提出了电的“接触”学说,指出伽伐尼电产生于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伏打序列”。他称金属为第一类导体,湿物体为第二导体,如果回路中同时存在两类导体,就能够产生电流。1800年初,他发现了能够十分明显地增强该效应的方法,从而发明了“伏打电堆”。1800年3月20日他宣布了这项发明,引起极大轰动。

意大利物理学家、电池发明者伏打诞辰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AlessandroVolta,1745~1827)生于1745年2月18日科莫。伏打学生时代就会对自然科学有浓厚兴趣。伏打自1765年开始从事静电实验研究,1769年发表静电学著作《论电的吸引》。1775年发明树脂起电盘,1781年发明灵敏的麦秸验电器。1782年建立了导体电容C、电荷Q及其电势V之间的关系式。
当他得悉伽伐尼“动物电”的实验消息后,于1791年着手研究这一现象。经过大量实验,他否定了“动物电”学说,提出了电的“接触”学说,指出伽伐尼电产生于两种不同金属的接触,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伏打序列”。他称金属为第一类导体,湿物体为第二类导体,如果回路中同时存在两类导体,就能够产生电流,1800年初,他发现了能够十分明显地增强该效应的方法,从而发明了“伏打电堆”。
转载请注明:获嘉县河多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科技知识 > 日本电池技术发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