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驾驶舱交互革命我们正在步入一个体验为王的时代,汽车也不例外。由车载中控、仪表盘、抬头显示、ADAS以及汽车互连组成的综合体验正在步入一个智能化的新阶段,汽车厂商、互联网公司、半导体公司和新兴的人工智能公司正在共同推动驾驶舱智能化,从历史上看,计算机的每一次革命无不是由人机交互革命引领,从DOS到视窗操作系统键盘鼠标再到触摸屏,每一轮人机交互的变革,无不是计算机的一次变革。

把KanZi和自己已有的技术进行打通,利用hypervisor实现了对主流车载OS如Android、Linux、QNX等的支持。这个整合不但支撑了整个智能驾驶舱的超级体验,更是为底层硬件性能发挥、ADAS、云服务接入提供了一个超级平台。创达在移动领域的积累,比如VR、算法更是有很多被无缝迁移到新平台。

1、新能源汽车

新能源汽车外形:★我们从最直观的外形开始说起,主流的新能源车型有小型桥车、轿跑、SUV和MPV等。★小型桥车主打城市代步的需求,车型偏可爱风,女性消费者较多。典型代表如宏光MINIEV和欧拉好猫。★轿跑多为运动风,年轻消费群体居多。车型如Model3和比亚迪汉。★SUV则主打家庭市场,典型代表是理想车系和蔚来ES车系。

智能座舱:★智能座舱指的是车内的各种功能设备,如中控屏、音响等。其智能化主要靠硬件、软件和人机交互来实现。★硬件的核心在于芯片,目前使用较多的芯片是高通骁龙8155,算力达到8TOPS,即每秒运行8万亿次,已搭载数十款新能源车。★软件的核心是操作系统,目前大多数都是基于安卓和Linux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如比亚迪的DiLink、小鹏的XmartOS都基于安卓,华为的鸿蒙则基于Linux。

2、【汽车人】软件定义汽车

软件和算法正在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要素,即软件成为定义汽车的关键。文/《汽车人》齐策“软件定义汽车”不是新提法,2019年就有人提出来了,但直到今天,它都是一个未来概念。如果要理解它,必须先定义“定义汽车的软件”。这看起来非常拗口,但在上海车展上,《汽车人》已经观察到一些车企和一级供应商,正在为真正符合这一定义的产品做准备。

持续增值的软件,才能定义汽车汽车上早就有软件(可能在上世纪70年代),最初的源代码只有几百行,现在车上的软件可能对应了数千万行甚至亿行源代码。尽管智能汽车的代码量已经超过PC系统级软件,但是,软件多少并不能直接表征汽车的先进程度,更不能定义汽车,这要取决于汽车是如何设计出来的,是软件驱动,还是硬件驱动,这是决定谁来定义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获嘉县河多网络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 科技知识 > 有多少搞品牌汽车用qnx